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周春芽九十年代重要作品登陆荣宝斋(上海)拍卖

2015-06-18来源于:新浪收藏    编辑:怡心


周春芽 《海螺沟植物二号》 油彩画布 72.5×60.5cm 1994年 


周春芽《山石》1995年 油彩画布 100cmx80cm 


周春芽 《红山石》 油彩画布 150×120cm 1998年

“糅合中西精髓之山石系列”——周春芽九十年代重要作品登陆荣宝斋(上海)拍卖

如果用时间、地点、事件的方式罗列艺术家的成长道路,归纳中国50年代出生的这批画家,就会发现他们经历了很多具有共性的艺术历程——出走和归来、传统与变革、挣扎和释然,周春芽正是其中的代表。

周春芽,本土当代艺术旗帜性人物。他1955年生于重庆,15岁时开始在“五七艺校”学画,从此走上艺术道路。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后留学德国,1988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综合大学自由艺术系。

25岁时,周春芽已创作出著名的西藏系列作品,参加全国青年美展,在同代青年艺术家中暂露头角。至其出国求学时正值新表现主义思潮风行全球,各位前卫大师的作品和信息轰炸给周春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他转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

1988年,周春芽回国后开始用油画语言表现中国传统的山石花卉,将国画的布局与西洋的形式、技法相融合,对其质感、体积、纹脉肌理和形状用不寻常的油彩进行表现。经历一系列实验性质的变革作品,确立了被称作“大写意表现主义”的艺术风格。

创作于1994年的《海螺沟植物2号》,描绘的是四川海螺沟内瑰丽的自然景色,作者熟悉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但他并没有用传统风景画的方式去表现,而是采用了一种实验性的画法:将一种粗略的、凝练的直观感受表达出来,产生了近乎失焦和颤抖画面效果。

作品的内容虽然是花草写生,但观众很难在画面上看到具体的形象,完全是瞬间感受的捕捉。画布上的色调极其缤纷绚丽,仿佛是行经山间匆匆一瞥,繁花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的晃动光斑。鲜腻油彩的自由笔触和酣畅涂抹也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不由自主地被艺术家创作的兴奋带动,这种艺术体验足够原始,有种大快朵颐般的快感。

1995年创作的《山石》乃至后来的《红山石》系列进一步用新表现主义的艺术语言来传达中国传统绘画题材的精神实质。这一系列的主体——山石,仿佛巨大陨石突然坠落般突兀地出现在简淡的背景之前,让人产生错愕、隔离、惶惑的情绪,在惊魂未定的注视这团怪诞的物象之余,引发的是对物象之外、内在层面的思考。

作者所使用的笔触和色彩较之前的作品更加恣意奔放,油彩如同泼墨般淋漓在画布之上,任颜料迸溅滴落,重色部位采用大块面的涂抹刮擦,也不做具体形态的描绘,仿佛只是为了交待山石的阴阳向背,这与写意山水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本质的不同。两者的创造灵魂都是自由的、无拘束的,不追求形似更看中神韵,但因为所使用颜料和对物象理解的绝对差异使得表象出来的形式迥异。

在色彩上,蓝、赭、红、绿等强烈的对比色相互激荡、浸透,山石的自然状态已在其次,重点是作者情绪的宣泄。王林先生评价周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说:周春芽的近作更自由,他越来越摆脱山水图式的限制而趋于抽象,红调子改变了青绿山水式的总体印象,情绪表现得热烈而扩张,……这种形式与激情的东方化,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和绘画图式的转换,其契机在于周春芽对现代文明的反省。

周春芽的画作更早被台湾艺术圈注意,后来才为大陆艺术市场所关注。周绘画中所透露传统文人画精神和出色的绘画语言特别符合台湾收藏群体的审美趣味,这也是其作品价值备受肯定的核心原因。

在经历了中国当代绘画市场疯狂膨胀直至泡沫破灭的跌宕后,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家终于水落石出。据雅昌指数统计,周春芽的画作在2000年仅有1幅上拍,且每平方尺单价8,333元,至2005年以后每年均保持几十幅的市场交换量,最高单位平方尺价格为236,543元,仅在2008年前后随整体市场行情略微下降,总体一直保持上升态势。2011年,周春芽1999年作的《红石》在北京春拍中以1046.5万元成交,是迄今为止周春芽山石系列作品成交最高价。

周春芽是最早进行艺术形式探讨的艺术家之一。他关注个人感受及个人表现的方式,能自由的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我的艺术个性。他用油画和当代的语言去展示、体现中国传统的气质,完美的糅合了传统和当代。作为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家,相信市场会给予他的作品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