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大陆掌握了中国书画的话语权

2015-06-18来源于:noart    编辑:兰兰

 

大陆掌握了中国书画的话语权

大陆掌握了中国书画的话语权

虽然2011 年秋北京地区的拍卖份额下降,但其优势拍卖项目——中国书画拍卖仍保持着绝对优势。这一季度有49.44% 的中国书画作品在京津塘地区上拍,上拍量达98,084 件,比2010 年秋拍及2011 年春拍分别增加20,871 件和25,679 件;成交量为39,025 件,比上季度增加了1,449 件,但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950 件;2011 年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国书画部分成交额中有65.11% 在京津塘地区产生,成交总额为165.36 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18.37 亿元人民币,但比上季度减少21.41 亿元人民币。可以看出,京津塘地区中国书画品类不但在量上占据优势,高价精品同样多出于此地区。

苏富比(微博)春拍书画褒贬不一

对于内地的人来说,大多数人关注的目光都在苏富比春拍的中国书画和现当代艺术之上。此次春拍香港苏富比共推出了342 件中国书画精品,成交量为315 件,成交率为92.11%。虽然说是受了去年秋季拍卖调整的影响,今年苏富比拍卖的拍品价格有意识的做了低估,但就近几年来来看,在书画版块上苏富比一直奉行的也是低估价,大多数价格起拍为四五年前的价格,唯有一些私人藏的专场受藏家要求会有一些比较高的估价出现。此次春拍总体成交情况不错,据一些买家说原本打算买的一些东西,由于竞价的激烈最后都没拍到,不少拍品超过了心理价位的10 倍。拔得书画头筹的是作品时齐白石《溪桥柳岸、海棠秀石》金笺山水花卉屏风一对,以7,010 万港元的高价成交,超过拍卖前1,500 万至2,000 万港元的估价3倍之多。此幅作品写于齐白石扬名东瀛之时,画成后被日本藏家妥善保存数十载。此幅双金屏风分绘山水、花卉,展示了一代大师齐白石广泛的驾驭能力,为在华日籍兽医渡边满太郎所请而创作,渡边逝世后,日本汉学家、中国美术专题研究学者、齐白石专著作者杉村勇造于1975 年为其的裱注,以六页纸装成手卷,记载了屏风画来历,详细描述了屏风流转缘由,实属难得之精品。除了齐白石《溪桥柳岸、海棠秀石》以外,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黄宾虹等人的一系列作品也拍出了相对不错的成绩,一些日本私人藏与美国私人藏的拍品都有不俗的表现。在书画之中,颇受人们非议的是张宗宪先生“云海阁”几件藏品,这些书画藏品中有些以低于市场估价的水平成交,让人唏嘘不已。近几年来香港苏富比每季拍卖中都有部分张宗宪先生的藏品上拍,例如去年春季拍卖,几幅张宗宪藏品的高估价导致成交状况不甚理想,也在拍后引起了人们的一些争议。就此次拍卖所上的六幅作品来看,估价与去年春季相比低了不少,但成交情况并没有太大改善。比如此次图录的封面作品齐白石《云龙图》,估价在1,200 万至1,800 万港元,而最终成交价为1,298 万港元,去除佣金之后却低于拍前估价。另外林风眠的《说长道短》,估价为180 万至250 万港元,最终成交价仅为182 万港元,去除佣金依然低于估价。总体来说这六幅作品要么是在估价之下成交,要么仅比估价略高一线,成交情况依旧不尽如人意。近几年张宗宪的藏品不仅在香港屡屡现身拍场,内地不少拍卖公司也竞相追逐,但就市场的反应来看,显然买家对于藏品的出手意愿并不高,在名家收藏和性价比之间,不少人还是选择了性价比,名人收藏的光环在这几年陆续的拍卖中想必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与香港拍场仅将书画作为拍场的一大门类不同,中国书画以超过七成的比例牢牢地占据了艺术品市场的统治地位,无论是上拍数量还是成交额都是香港拍场所无法比拟的。今次香港苏富比齐白石《溪桥柳岸、海棠秀石》虽然成交不错,但仍比正常行情下低了三成左右,想必此套作品如果拿到大陆来拍,会有一个更好的价格出现。

中国书画占据了内地市场的主体

书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在国内有着极大的收藏购买群体,自然是拍卖行业的主攻方向,在这方面内地公司体现得要比香港拍场更加明显。近年来的艺术市场中国书画一直被看好,特别是在近两年的春秋大拍之上不断有大的行情出现。中国嘉德(微博)2010 春拍会上,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单件价格亿元大关——张大千《爱痕湖》以1.008 亿元刷新纪录,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的里程碑。2010 年北京保利5 周年春拍中,北宋黄庭坚的《砥柱铭》以4.368 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中国艺术品成交世界新纪录。王蒙的《秋山萧寺图》立轴以13,664 万成交。北京保利2011 年春拍,元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 亿元成交,成为史上第二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2011 年,嘉德春拍齐白石《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以4.255 亿创近现代书画世界纪录。从大方向上来说,这是国民经济持续繁荣的结果,但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内在艺术价值越来越被藏家和一些投资人所认可。当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时候,大众的鉴赏水平也在提高,日益富裕起来的国民开始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艺术享受,这就成为了中国书画市场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在股市低迷,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之下,资本风险高,利润难以控制,不少人就把目光转向了艺术品投资市场,从而使艺术品投资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成立的艺术品基金等金融机构涉足艺术品市场,他们反映迅速,出手大方,大额资金连续进入市场,首先选择的对象就是中国书画。这些机构以及职业投资人的大量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这几年市场行情一路走高,与这些资金的涌入是分不开的。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家都是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大师,他们或以复古为革新,或变古通今,或加以改良,代表的是近百年来中国画最辉煌的成就。然后他们的作品价位放在国际上来比较的话,会与西方绘画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从去年的市场来看,已有不少大师的价值能够与西方绘画的艺术大师相媲美,例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人凭借近年来拍场出现的一系列高价位拍品成功晋身世界艺术大师俱乐部,据Artprice 的报告,张大千和齐白石以5.50亿美元和5.10 亿美元力压安迪沃霍尔成为了2011 十大艺术家排行榜的前两位,而徐悲鸿、吴冠中、傅抱石、李可染则分列第5 位、第6 位、第7 位和第10 位,十大排行榜,中国艺术家占据了6 位,中国书画的市场潜力可见一斑。

要登上世界舞台,路还很长

虽然这一连串的数据十分吸引人,也让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但也应清晰的认识到,中国书画市场的发展还远远没有站在世界舞台之上,你可以想象张大千5.50 亿美元成交额的背后,举牌购买的应该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完全是靠华人藏家的一己之力将这些艺术家推到了如此高的程度。其实并非要把中国书画变成一种世界艺术市场中的硬通货,这样为了流通而去收藏,就失去了收藏的真意,与其说是收藏,倒不如说是投资了。将书画推上世界艺术市场舞台,在于一种文化的传播,在于世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就现在的艺术品门类来说,虽然在国内的市场行情表现一般,但古董珍玩却是最早踏入世界舞台,并且站稳脚跟的中国传统艺术品门类。香港苏富比作为一家国际性的大公司,决定了他走的路线不可能像内地公司一般以书画作为主体,而是选择了古董珍玩作为拍卖的主攻方向。

内地公司胜在资源优势

除了此原因之外,在香港的地域和资源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的发展。想必在布局亚洲之初,苏富比、佳士得也不是没想过进军大陆,只是由于大陆相关法规的原因而无奈放弃。海外资源最早是香港苏富比、佳士得这类国际性大公司所独有的资源,但近几年随着内地艺术品市场的飞速发展,藏家的收藏品味和选择越来越高,非精品不要,非生货不要的口味转变逐渐将大陆拍卖“逼”出海外进行海外征集,近年来保利、嘉德、匡时、朵云轩等公司纷纷开始境外征集,今年保利更是声势浩大的举行了16 国征集。所以原本属于苏富比、佳士得的海外资源优势正在日益缩小,僧多粥少的局面不仅在国内越发凸显,在海外也日渐凸显。面对内地公司来势汹汹的海外征集,显然苏富比、佳士得方面也颇为棘手,从今年春拍的书画质量来看,比起去年略有降低,征集难,显然不是内地拍卖公司所独有的问题,用“成也香港,败也香港”形容起来,也许更为贴切。随着大陆一些列高价位拍品的拍出,中国书画类拍品的话语权完全是在国内藏家和拍卖公司手中,前文中提到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天价”拍品,奠定了内地在中国书画领域的基础。而在内地北京、上海是拍卖的两大中心城市,根据雅昌艺术网的数据,北京在书画方面略有优势,从去年的数据来看,由于北京以往几年积累的艺术学术以及市场资源和完善的艺术产业链,可以预见这一地区艺术品市场龙头地位难以撼动,而且随着这一地区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推动、政府支持以及金融资本的逐渐加入会进一步加强这一地区艺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