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中国古董教父两千件珍藏现佳士得

2015-01-06来源于:财富派编辑:灵蓉

要说对亚洲艺术收藏及鉴赏的贡献,西方极少有可以与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 比肩的人。他帮助西方人欣赏玉器、银器等等,将中国明清家具带到了西方,让西方人能够欣赏明清家具。可以说,在他的作用下,西方人才了解傅抱石、齐白石和石鲁等中国现代绘画大师。

他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公寓共有22间房间,那里铺着故宫的地毯,陈列着他的丰富亚洲艺术珍藏,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家经常在那里举办活动。安思远,这位美国著名学者、古董商及藏家,也被称作“中国古董教父”。


安思远位于曼哈顿的公寓

去年8月安思远的辞世,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在安思远辞世前采访过他的中国媒体人项立平说:那个时代背景下能够以相对便宜的价格接触到顶尖艺术品的机会不复存在了,而在那一辈的西方大藏家中安思远可能就是最后一个代表。

明年三月,安思远珍藏的2000件珍品将由佳士得在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进行现场和网络拍卖,公众将有幸一睹这位大藏家一生的收藏精华,其中包括被公认为最重要的一组囊括中国、日本、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雕塑、绘画、家具及工艺品的收藏。由于拍品数量巨大,目前仍在清理造册。最近,佳士得在各地进行“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展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现场参观。


佳士得北京艺术空间“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展现场

4岁结缘中国艺术品

安思远1929 年于纽约出生,自小热爱收集。在他4岁的时候就收集了第一张中国邮票,因为中国邮票既便宜又有异域风情。青年时期的安思远不停地收藏与中国有关的藏品,他有着犹太人从商的天赋——19岁的时候他就成功把自己收集的鼻烟壶卖给了博物馆

在欧洲富兰克林专业美术学院学习建筑并在伯尔尼及洛桑深造之后,安思远于1948 年返美并于古董商Frank Stoner 专门经营英德陶瓷的商行中工作,并因此与亚洲艺术品古董商Alice Boney 结识,后者将安思远视为学徒,安思远也正式开启了他的亚洲艺术藏品之路。

作为独立古董商,安思远的事业与中西关系发展进程的大背景紧密相连,并随双边贸易的增长而起飞。他在近三十年间频繁到访香港,并在九龙拥有公寓;同时,他对有机会进一步接触并发掘中国大陆的丰富文化宝库感到兴奋不已。作为新中国开放后第一位造访中国大陆的美国古董商人,安思远获得了接触和学习顶级中国艺术品的最佳时机。

50年代时,安思远就已经痴迷于中国的家具,他热爱明代家具,认为它代表东方含蓄的美,他甚至买了一件家具在家里拆开再组装,对榫卯结构产生了浓厚兴趣。70年代时,安思远出版了《中国家具: 明清硬木家具实例》,是第一批推崇欣赏并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家具之美的西方藏家之一,安思远因而也被业界称为“明朝之王”。在Brooke Astor 女士赞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修建了一个中国式庭院之后,安思远还捐赠了与其空间配套的家具.

安思远对中国近现代书画情有独钟,他曾将400件重要的现代画家的画作带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促成了大都会博物馆将之作为永久性馆藏,其中就包括张大千、傅抱石的作品。而这也是大都会第一次收藏近现代绘画作品。在海外对这些画家的接受度上,安思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92 年,他首次深入安徽黄山, 赞助修缮了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宝纶阁”。他认识到在中国境内古迹维护和修缮的重要意义,也因此更加积极呼吁,为拯救这些随着经济发展而遭受威胁的文化古迹而奔走,并在香港成立中国文物艺术修复基金为更多相关项目筹集资金。2001年,年过七旬,腰上带着钢板的安思远还亲自上黄山参观已经修复的院子。


1992年安思远在黄山

“我希望我的收藏能够回到中国”

对于安思远这个名字,许多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卖给上海博物馆的《淳化阁帖》,这背后还有许多小故事。

《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1995年,安思远听取他的朋友吴尔鹿的建议,从佳士得购买了北宋拓本的《淳化阁帖》。1996年9月,安思远携北宋拓《淳化阁帖》六、七、八三卷及第四卷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七年后,上海博物馆得知安思远有意出让《淳化阁帖》,立刻委托原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赴美与之洽谈,终以450万美元成交。


《淳化阁帖》,来源于网络

同时期还有比利时博物馆、日本藏家以及国内拍卖行都想出钱向安思远够买拓本,日本藏家甚至出价1100万美金,但安思远说:“《淳化阁帖》是中国的宝物,还是让它回归故里吧。”

2000年,安思远发现自己在港澳地区购买的一尊武士浮雕是被盗文物,便主动与中国政府取得联系,并随即无偿捐赠中国政府,后来这尊国宝级石雕被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2002年,安思远又将一件西铜器“归父敦”送还中国,亦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安思远曾经说过:我有很多的财富都来自于中国艺术,所以我希望我的收藏能够回到中国。

极富前瞻性的藏家

虽然热衷于中国书画收藏,但安思远本人却不认识中文。无法读懂汉字的意思并不影响他欣赏汉字的美,也不影响他品鉴出一部书法作品的好坏。这或许也是安思远的过人之处,有与生俱来艺术的灵感和犹太人特有的商业头脑。他是极富前瞻性的藏家,能从一堆艺术品中挑出一个精品。

在安思远长期的古董经营过程中,独辟蹊径是其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比如在家具收藏方面,当时的古玩界普遍认为,家具只是生活用具,是工艺品不是艺术品,但是安思远意识到,这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一个空白点,于是他开始精心研究明清硬木家具,并择机购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安思远开始系统地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大大推动了西方人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认识,甚至直接引发了一股收藏热潮。这也许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造势”。

对于近现代绘画的收藏,安思远也不象他的老师Alice Boney那样,以齐白石作为自己的收藏重点。以安思远的商业思维,当时的齐白石价格已经非常贵了,而与其几乎在一个水准的石鲁,其作品的价格是非常低的,正是通过了这种比较才让其最终选择了石鲁,并成就了安思远的书画收藏体系。这种独立的思考精神,是现在藏家中比较少见的。


安思远收藏的石鲁作品《劳罢溪头》在佳士得北京艺术空间展出,作者拍摄

当然,安思远身后也有所谓的“高参”。比如:吴尔鹿、伊藤庆太、卡隆·史密斯(Caron Smith),简·施密特(Jean Schmitt)等。

1903年吴尔鹿去美国留学,住在安思远家里,有一次吴尔鹿在市场上发现的一本旧拓的帖,有一个是王羲之的帖,于是他花了一万美金购入——这相当于他大半年的生活费。他把帖拿给安思远看,安思远问他:“这有那么值钱吗?” 吴尔鹿打了个比喻:罗振玉卖北宋的拓本两千大洋,明四家唐伯虎、沈周的书画作品才卖两百大洋。安思远说:“我明白了,以后再有这种东西你帮我留意一下。”

正是由于这些名家的指点,加上其犹太血统中独特的商业敏锐,使得其在很多领域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并最终成就了其在中国古董界的地位。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就千万别收藏它,安思远曾经说过:“于我来说,艺术收藏为世间最妙的事业。你永远不会厌倦,也永远不会有终点......生活总是趣味盎然。”

安思远的藏品无所不包,青铜器、陶瓷、石雕造像、碑拓、玉器、书画等等。除了是商人,他还是学者,他甚至懂得如何为文物做清理。他曾经为年轻收藏家提出建议:如果你要去购买一个人的藏品,就把他的藏品全部买来,挑其中最好的1/3留下,剩下2/3就卖掉了;自己手上要有现金,这样才能吸引到其他古董交易商,才能把最好的东西先拿走。


安思远藏品

与一些古董交易商不同,安思远做古董交易,是为了收藏。数十年的积累,他抓住了所有中国艺术品增值的机会,但是,到最后他在那22间房间里留下的是他真正从骨子里热爱的藏品,正如他所说: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就千万别收藏它。

采访过安思远的中国媒体人提到一个细节:安思远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住宅接受采访时,在手边放了一个元代的玉貔貅,采访过程中,安思远反复地摸着那个貔貅,摸着摸着,嘴里就念念有词,“这些都是我的宠物。”

注:

12月15日至12月20日,佳士得北京艺术空间将举办“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展览,安思远藏品将于现场展出。


“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香港展览


“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上海展览

部分图片及资料提供:佳士得